●【主题党日】法检共启爱国主义教育,走进“南京照相馆”
●“中国第一”、“立竿见影”?公益诉讼“叫停”违规医疗广告
●检律同行,共筑法治新篇
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为加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、优化干部成长路径,充分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8月18日,东乡区人民检察院举行了“成长导师”聘任仪式,为助推新录用干警扎稳根须,迈好成长“第一步”铺设了“快车道”。
会上,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危定安宣读了《东乡区新录用公务员“成长导师”帮带制实施方案》及成长导师、学员名单。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李波为受聘导师颁发了聘书。
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揭玫就深入推进“成长导师”帮带制工作,提出了三点要求:
一是要以“言传身教、倾囊相授”的担当,全力以赴做好“传帮带”。成长导师肩负为党育才、为检育人的光荣使命。要把政治引领摆在首位,引导青年干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持续擦亮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的鲜明政治底色。要把素能提升置于核心,既要“授人以鱼”、更要“授人以渔”。要把律己修身作为关键,既帮工作之难、又解思想之惑,切实帮助青年干警系好从检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
二是要以“笃学不怠、学以致用”的自觉,脚踏实地做到“学练干”。青年干警是检察事业的未来,当以奋进姿态把握机遇。要心怀感恩、端正态度,真正做到虚心求教、勤学善思。要深刻理解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的内涵,既要“教什么、学什么”,也要“做什么、练什么”,还要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,在反复实践与摔打中将知识内化为过硬本领。要时刻谨记实干导向,务必干字当头、积极向上、奋发有为,用实干实绩书写新时代检察人的梦想与追求。
三是要以“教学相长、互学共进”的协同,久久为功做实“育管用”。“导师制”成效的彰显,关键在于构建共同进步的良性生态。导师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,不断更新知识,提升自身能力水平;青年干警要在学习导师经验的基础上,勇于创新、敢于突破,为检察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实时跟踪导师履职情况与青年干警成长动态,及时解决培养过程中的堵点、难点。